署名文章:赖清德所谓“团结”邪说中的十处谬误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 题:赖清德所谓“团结”邪说中的团结十处谬误
北京联合大学台湾研究院院长 李振广
6月24日,赖清德以“团结”为幌子,署名说中再次鼓吹“台独”分裂谬论,文章谓邪淄博市某某金属制品客服中心煽动两岸敌意对抗,赖清加剧撕裂台湾社会。德所的处所讲内容黑白颠倒、谬误逻辑混乱,团结强词夺理,署名说中难以自洽,文章谓邪引起台湾民众更多反感。赖清赖清德此讲与首讲一样错漏百出,德所的处本文仅择其中最为荒谬的谬误十处谬误予以批驳,以正视听。团结
此讲赖清德嘴上喊“团结”,署名说中实际搞斗争。文章谓邪淄博市某某金属制品客服中心众所周知,岛内大多数民众并不认同赖清德,也不支持他。赖清德为了打击竞争对手,动用司法手段羁押民众,利用“执政”优势,制造“绿色恐怖”,对“在野力量”进行残酷政治斗争和司法迫害。刚刚捅完刀子,现在又高喊“团结”,要让备受欺压的“在野力量”团结到赖清德周围,共同反大陆。似乎谁不与赖清德团结就是政治有罪,这是赤裸裸的“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赖清德的“团结”口号显然是假团结,真伤害。这是赖此讲的谬误之一。
赖清德吹嘘台湾位居世界新闻自由指数亚洲第一,但当前岛内的实际情况却是绿色媒体横行霸道、亲蓝媒体被严厉打压。如果有新闻自由,中天新闻台为何被民进党当局关停,现在有播新闻的自由了吗?这是赖此讲的谬误之二。
赖清德鼓吹,台湾的人类自由指数亚洲第一。在民进党的威胁之下,台湾普通民众、教师、学生、宗教人士有来大陆进行交流的自由吗?在岛内只有宣扬“台独”的自由,只有“绿色威权”的自由,只有赖清德横行霸道的自由,只有民进党打压其他党派的自由,没有其他党派反对民进党倒行逆施的自由,没有往来大陆进行交流合作的自由。这是赖清德此讲的谬误之三。
赖清德声称“人民越团结,台湾越强大,反吞并时更有力量”。人们团结起来有力量是真的,但是赖清德要人们团结起来对抗大陆,其实质是要裹挟台湾民众充当“台独”分裂势力的炮灰。这是对台湾民众生命安全的漠视。台湾人民会上赖清德的当吗?真的愿意去当炮灰,为赖清德火中取栗吗?这是赖清德此讲的谬误之四。
赖清德宣称,不分族群、不论先来后到,各族群都是台湾的主人。而现实是,民进党把绿营当自己人,把反对“台独”的人都当作“杂质”,欲除之而后快。这是赖清德此讲的谬误之五。
赖清德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主权领域仅及于台澎金马与附属岛屿”。时至今日,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一个称作“台湾”的国家,有史以来就没有,以后也不会有。当今台湾地区的大多数民众不认为“台湾”是一个国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也不承认“台湾是一个国家”,联合国对台湾地区的唯一合法称谓就是“中国台湾省”。把台湾说成一个主权国家,全世界不承认,联合国不承认,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不答应。这是赖清德此讲的谬误之六。
赖清德称,“民进党所谓‘台独’主张在‘台湾前途决议文’中就是台湾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一部分”,而且宣称这是当前台湾人民的意志。这明显是把民进党的“台独”分裂私货强加到台湾民众头上。赖清德只是一个不代表主流民意的当权者,多数台湾民众不赞同他的“台独”分裂主张。这是赖清德此讲的谬误之七。
把“在野党”及其支持者视作“杂质”,是赖清德此讲的谬误之八。赖清德“杂质”说不仅是对岛内多数民意的仇视、无视,更是对“在野力量”的极大侮辱。在大多数岛内民众看来,赖清德和民进党才是岛内政治“杂质”。不除掉赖清德和民进党这样的杂质,台湾人民将始终处于危险境地,深陷“绿色恐怖”之中。
赖清德此讲的谬误之九,是仍寄希望于外部势力提供保护伞。赖清德至今还在向民众宣称美国、日本、欧洲对民进党当局的支持,但恐怕连他自己心里也没底。美国为了自己利益完全有可能将台湾弃之如敝履,赖清德还在幻想得到美国的支持,完全是烧错香,进错庙。
赖清德此讲的第十处谬误,是还在不知廉耻地宣扬“台湾民主之光”。看看赖清德上台后滥用司法,打击迫害“在野力量”和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参与两岸交流的民众,这是民主吗?选输掀桌子,这是“民主之光”的应有表现吗?实际上,这是对民主的极大羞辱和讽刺。
赖清德已经讲过四讲,因内容胡编乱造、硬伤处处,成为被岛内舆论群嘲的笑话,这充分证明其心不正、其行必邪。如果赖清德接着讲下去,只会闹出更多的笑话。无论讲还是不讲,都是彻底的笑话!
(责任编辑:综合)
-
据央视新闻消息,文化和旅游部今天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旅游市场数据情况。根据国内居民出游抽样调查统计结果,2025年前三季度,国内居民出游人次49.98亿,比上年同期增加7.61亿,同比增长1 ...[详细]
-
来源:财联社 财联社7月17日讯编辑 史正丞)昨夜今晨,在一波三折的“解雇鲍威尔”闹剧冲击下,美股市场经历短暂波动后恢复涨势,三大指数最终微幅收涨。 截至收盘,标普500指数涨0.32%,报6 ...[详细]
-
据法国BFM电视台近日报道,曾在前两年令巴黎地铁、酒店和民居苦不堪言的臭虫,今夏再度来袭,也让民众对公共卫生状况的担忧再度升级。 2023年,巴黎地铁频繁出现臭虫的消息成为全球媒体焦点。这种又名 ...[详细]
-
△普京16日视察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 当地时间7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俄罗斯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正在逐步恢复。 普京当日视察了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厂。他在与该厂员工进行交谈时说,“我们与奥 ...[详细]
-
近日,美国一群人凑钱买彩票,买错了一个码,竟然意外中了4.10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9亿元)的奖金。 据报道,美国得州近日开出威力球和美国彩票史上次高奖金17.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7亿元),当期 ...[详细]
-
当地时间7月17日,斯洛文尼亚外交部长法永宣布,以色列国家安全部长伊塔马尔·本-格维尔和财政部长比撒列·斯莫特里赫为“不受欢迎的人”,禁止他们入境。 理由是两人在造成加沙“无法忍受的局势”中扮演 ...[详细]
-
当地时间7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简称《天才法案》),标志着美国稳定币监管立法进入实施阶段。 美国众议院17日以308票赞成、122票反对的结果 ...[详细]
-
△美国国务院资料图) 央视记者当地时间7月18日获悉,美国国务院已发布新指令,今后将大幅减少对外国选举的公开评论,除非涉及“明确而重要”的美国外交利益。 据悉,该政策由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签发,已通知 ...[详细]
-
秋天一到,好多女人就犯愁:想穿得暖和点,又怕裹得像个球显老;想穿得好看点,又不知道啥款式适合自己。直到刷到这位时尚阿姨的分享,才算找到“标准答案”,她的秋日穿搭完全没有“老气感”,反而透着股活力劲儿, ...[详细]
-
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前正在公开征集对《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等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本次拟制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对包括充电宝在内的移动电源设置更严格的技术标准。 近年来,移动电源行业呈现出较为迅速的 ...[详细]